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:
朋友間的言語傳來傳去,傳到最後變了個樣。
小美年初從大陸回台灣後就一直處於慢活的休息狀態,朋友A問小美在忙什麼?小美回「放慢腳步,用心生活。」
B向C說:「小美離職了,從大陸回台灣沒事做!」
C向D說:「小美在大陸被資遣了,很可憐!」
D向E說:「小美得了肺炎,在家休息!」
E向F說:「小美離職了,還得了肺炎,被男朋友分手,把自己關在家,不跟外界聯繫!」
F問小美:「經歷過這麼多事,你還好嗎?」
小美一臉茫然:「我很好啊,生活得很愜意,怎麼了嗎?」
F關心小美:「真的沒事嗎?大家都說你生病,又沒工作,還走不出失戀,把自己關在家裡大半年……」
小美:「蛤???」一臉茫然「我跟公司申請回台灣了,並在家透過網路工作,疫情間我從大陸回來,為了減少恐慌,暫停所有的邀約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,我很好,沒事啊?」
★ ★ ★ ★ ★ ★ ★ ★ ★ ★ ★ ★
一群人的聚會,A住台中約了台北的BCDEF與來自上海的GH,A自己沒到,A的想法是幫來自上海的GH約朋友聚會,A陪伴GH玩了半個台灣,當天身體不舒服告訴B上不去了請B待為招待大家,B要A放心好好休息。
事情傳到了C,C認為A太不夠意思了,難得GH來,A約了大家還爽約,C跟D抱怨A不夠朋友,自己不來還約大家,枉費GH對A那麼好……
D再傳給E:A太小氣了在上海GH對A那麼好,A居然捨不得花高鐵的錢上來聚會,放我們大家鴿子,太不夠義氣了!F關心A與A聯繫,驚覺事情的原貌恐怕不是謠傳這樣,沒再繼續傳……
人家明明只是臉上比較嚴肅,在你看來他就是不高興。
小明覺得小英發生這麼多事,選擇不打擾,默默的祝福,為了怕小英難堪,也不多過問,等事件平息後再聯繫。
小英看小明都裝作沒看到她,心想他一定跟大家一樣,認為我就是魯蛇,什麼都做不好,辜負了大家的期望,虧我還那麼信任他,原來他不把我當朋友,算了,算我看錯人不當朋友就不當朋友,哼!我不缺你一個(甩頭)!
我們的大腦很愛「演」,而且「演很大」,演到當事人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,而自己卻氣得要命,更氣的是他居然不知道我再生氣,哼!更氣!!!
我們的大腦總用自己的想法去想別人,其實這些想法都是自己的,無關他人,我們都說所有的照見都是一面「鏡子」,鏡子看到的永遠都只有自己!
Q:要如何減少「演很大」的誤會?
A:遇到事情往內看,問自己:
我從他身上看到什麼?
為什麼我會這麼想?跟過去什麼事件有關?
如果我這麼想,我會怎樣?
如果我「不」這麼想,我會怎樣?
從這件事情中,我「看見」“自己”什麼?
透過這樣的覺察,從更「認識自己」開始,妳的生活會一天、一天轉變,朋友、同事的誤會也會越來越少,當然更不會因為他人無意的一個舉動、眼神而觸動,喚醒印痕,生活自然越來越自在、喜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