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告奮勇
2009年5/20我從上海回到台灣,回到台灣的第一件事,就是研發課程,並以老闆名義發表一本心靈相關的書。
一開始,忙於課程研發與網站建置,只是大概的把書籍要寫的內容大綱講解給筆手聽,由筆手來主筆,這樣我才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做更多的事情,這個筆手我之前就配合過,對於身心靈的東西也陸續的解說很多次,我相信她是沒問題的,經過了兩三次的往返,老闆一直很不滿意,最後只剩下一個禮拜就到了要交稿的時間,時間非常緊迫,若交不出來就違約,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之下,我自告奮用:「好!我來寫!」
心智圖見樹又見林
很自以為是的接下這份工作,在這之前,我幾乎沒有獨自完成過一本書,其實內心充滿著矛盾,既想挑戰,又怕無法達到預期的期望,我花了一天的時間,把整本書的大綱用心智圖擬出來,先用主幹確定篇數,再發展章節、小段……
一開始的智圖我只是隨手拿張A4紙當創意草圖的發想,發想時只寫下「關鍵字」這樣比較有助於在發想的時候留下思考的活口,留下活口的關鍵字就是我們常說的BOIs是心智圖的重要關鍵,若沒有BOIs的技巧,發想就容易變成行列式,無法讓思考更全面、完整,當再確定所有想要談的觀念完全都放入後,再換到數位心智圖,用電腦作業。
數位心智圖
由於已經要進入定稿,於是我只擷取我所要的資訊寫入,發想的過程直接捨棄,而這次的寫,不再只寫關鍵字,而是直接把篇名、章節名、段落標題都完整的寫入,接著檢查後確認無誤,直接透過軟體轉檔到Word,Word就會像目錄一樣,列出層級篇名、章節、段落標題,爾後接下來五天,我的工作就是「作文」。
進入Word寫作文
進入Word後,我不再去寫這本書到底要寫什麼,就是把已經轉檔好的粗體字當成是一篇篇的作文,看到題目,就進入作文的模式,也不用擔心寫著寫著就把整本書帶偏離主題,因為每一篇、每一段,都已經下好標題,我只需要對標題進行深入淺出,再思考要講什麼樣的故事可以把艱深的東西簡單的說即可,就這樣寫著、寫著,每寫完一大篇,就列印出來給同事看,若他們有想要再增加、修編的,我再修編,令我意外的是,就這樣六天的時間,我寫下了六萬多的字,完成了一本書。

心智圖的妙用
這次經驗後,我又更愛心智圖了,寫書最怕的寫著寫著自己迷失了方向,最後發現很多想要寫的不知道該如何插入,放到後面,似乎又不適合,最後完全迷路,功虧一簣。
我一開始就用心智圖把整本書的大綱抓出來,再抓的時候我並不一定完全都確定我要寫什麼細節,也不去想,只要想大方向需要的內容,把所有的觀念有邏輯的放入章節段落中,當每一篇都確定好方向、內容,才會離開心智圖,進入文章書寫細節,每一篇細節其實就是一篇心智圖的開始,一樣是主幹→主要內容,支幹→內容細節、故事呈現,需要數據資料的找數據,需要確認的文獻找文獻,由於心智圖的思考模式早已經深根在我的思維模式,下筆時我就不再「畫」心智圖,而是讓心智圖自然而然在我大腦中展開,在大腦中運作,由於段落非常分明,書寫也就非常快速,到交稿期限時,我也已經完成六萬多個字。
完成不可能的任務
當電腦敲下最後一個字,看著目錄呈現的每一篇章節,太不可思議了,這居然是我寫的,雖然只是初稿,還是覺得十分不可思議,若沒有心智圖的協助,我相信六天的時間,我還在塗塗改改,章節篇章大亂、不知所措,最後直接放棄……這些年一次次的面臨挑戰,一次次的拿出心智圖並肩作戰,越用越靈活,越靈活越覺得心智圖的妙用,越妙用也就越離不開心智圖,這也是我深愛心智圖的原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