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錢讓你補習,一點用也沒有
回到台北故居,人事已全非,原本的小吃店已經變成全家,在全家買了瓶氣泡水,等待好友短暫的午休一起用餐……
思緒跑到離開台北前的某天晚上,我一人在小吃店用餐,隔壁一對父女,女兒約小學中低年級,想跟父親表達,話一說出口,那父親嚴厲制止:「吃飯,不要說話。」「花錢讓你補習,一點用也沒有。」然後是一連串的批判,批判孩子不乖,功課不好,花了好多錢讓你補習,全都沒用……
或許細節忘了,那女童無辜的眼神卻一直印在腦中。
一種選擇,一種創造
我從不覺得自己愛小孩,看到大人壓抑小孩、威脅小孩就是會不舒服,從成人個案中發現許多的創傷都來自12歲以前的重要他人,這些年特別在意成人的心靈療癒,尤其是未婚單身的朋友,當大人越健康,小孩就越幸福。
最近看到一個朋友欺壓孩子,高壓謾罵,禁止活動、睡覺,踢醒孩子,孩子只是身體比較小,靈魂與大人無別,不尊重孩子也就等同不尊重人……理念不同,路走不遠,該說再見時還是必須說再見。每個人的信念創造出他的世界,沒有對錯,就是一種選擇,一種創造。調皮,只是為了吸引父母的目光
每個孩子都有很「歡」的時候,孩子有狀況大部分都是要吸引大人的注意,有些是過渡期,不用過度放大,有些是長期壓抑後的反撲,有些是反應著家庭的狀況,孩子真的是家庭的鏡子。
用高壓斥喝,等同變相教孩子大欺小,暫時可以壓制,當他大了,反撲的力量就開始。適時斥喝,事情過後仍需讓孩子明白原因,大人若情緒性的斥喝,不久將來孩子就會反撲。
可以這樣做,安住孩子的心
彎下腰傾聽孩子的聲音,他們要的很簡單,大部分訴說著:「媽媽,請讓我靠近妳」、「爸爸,請看看我」、「爸爸,我需要你的陪伴」……
孩子的心思很簡單,叛逆甚至生病都是他們慣用的一種手段,告訴他:「我看到你了,你是我的寶貝,我愛你。」、「我因為工作要離開你身邊,晚點會回來,我愛你……」
安住他的心,他自己會照顧好自己,不會用情緒勒索的方式來索愛。
創傷人人有,把創傷昇華成養分
影響孩子最大的是父母,其次就是幼稚園、小學階段的老師。
雖說每個人的成長都有創傷,而創傷是成長的養分,是向上的基石,生命自有出口,都是一種選擇,溫室下的保護不一定好,從挫折中成長更能開出美麗的花朵,前提是在生命之初給予足夠的安全感,才有健康的體質探索生命的壯闊。
PS.比卡丘是折給姪子姪女玩的,從紙球變形而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