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念圖
概念圖的呈現方式大部分都用方框、圓型將關鍵字圈住,再用箭頭畫出彼此間的關係。
之於我而言,我覺得用在大方向的思考上很好用,由於是大方向的「思考」,故還不一定有具體的方法,也因此比較沒有具體的階層觀念,一但從概念確認後,要發展出階層觀念多半是由上往下,或是由左往右呈現出組織圖的概念,而此時的我會轉成心智圖,會更容易被意會,也更容易釐清想法。
通常我喜歡把概念圖用在最初發想的階段,那個階段的想法都只是個「概念」,也可能只是一種「推敲」還在刺激大腦整體的大方向,有了大方向後,我會轉成「心智圖」透過階層分類結構的刺激,把想法激發出更多,再收斂回確切的執行方案。
心智圖
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心智圖的人往往會誤把概念圖當成心智圖,導致尚未深入心智圖的學習者,以為概念圖就是心智圖,當然也有很多教科書以為只要是放射性的圖都可以稱為心智圖,對於心智圖愛好者的我而言,對心智圖有十分嚴謹的堅持。
1.放射性結構(具有收斂功能)
2.顏色
3.圖案
4.階層的分類結構
5.關鍵字(尚未深入者多半都會寫句子)
句子在創意思考上容易阻斷思路,原本可以激發縝密的95分拉低至60分很可惜。
如在文章筆記上,會讓大腦的閱讀速度大幅地降低,甚至無法達到有效的邏輯分類,導致原本可以輕易釐清的觀念,遇到句子,腦子還要繞一圈再出來,十分可惜。
心智圖最早來自心理學、腦神經科學的結合發展,心智圖的規則概念,與人的心理、大腦的喜好息息相關,故有「大腦的使用說明書」一說,每一個規則、概念,都非常重要。如果只是小專案,簡單的文章筆記,你不一定會看出這五大項必須具備的用意,一但進行複雜的問題解決、企劃,或是觀念複雜的文章概念,有沒有做到這五大項所演繹出來的結果就差很多、很多。
下面這段影片,是給學生的解說,示範初級關鍵字的句子轉心智圖結構的畫法,也說明了心智圖的製作規則供愛好學習的你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