劇情
賀子秋幼年被媽媽遺棄,從小在寄養家庭長大,深怕自己會再被沒有任何關係的「爸爸」丟掉,早起、晚睡,所有能幫忙到家裡的工作都撿去做,忍讓所有人,讓自己當一個能被喜歡的人……
劇中主角幸運的是長大後知道愛他的媽媽仍然愛他,並非他不好不要他,出於愛,把他放到更適合他的地方,糾葛在心頭的結瞬間解開,這個解開超級重要。
劇末,承認親生父親,生父也不再用「錢」「條件」威脅他,即便不再往來,依然是走向幸福的重要關鍵(承認事實)
心靈動力
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害怕被遺棄的因子,若本是經歷童年被父母遺棄,這個創傷就會一直影響人的一生,為了不再被遺棄,人格上容易形成滿足他人的「討好者」而失去自我。
孩子都是愛爸媽的,即便父母曾經傷害他,他的內心仍然渴望著「被愛」,為了自我防禦,好讓自己不要再次受傷,他會表現出與愛相反的動力,用「恨」來減少再一次的被拋棄,這也是我們最常見的心理防禦機制。
療癒
不管是爸媽,還是男女朋友都適用
《承認》我愛你
用最最真實的心,說出「事實」,事實就是自己內在真實的感受,沒有情緒化的指責、批判,純粹是心理真實的感受。
「我愛你」
「我曾經深深愛著你」
「我曾經愛你,也曾經傷害你」
「我愛你,你的離開我很受傷」
《接受》事實
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,如實把事實表達出來就是接受的開始,若逆著心意說反話,內心形成強大的拉鋸,日後反撲力量會更大。
如果可以,祝福對方,如果還做不到不要勉強。
「你離開了,我的心很痛,出於愛,我接受你的選擇,深深祝福你」
「我願意接受你已經離開,我也接受自己內心痛苦的感受」
以上,都可以想像對方站在你面前,若無法做到,透過「空椅子」對話亦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