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靈語言
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狀況,很討厭人家跟你說「心靈語言」
「停下腳步,想一想真正影響你的是什麼?」
「你的印痕一直被觸動」
「所有問題都在自己身上,不在外面」
「是什麼障礙了你?」
「等你夠痛,你就會願意改變」
…
…
…
是不是覺得很熟悉?是不是覺得很討厭?
是不是也常常掛在嘴邊?
是不是也常常對人說?
中庸之道
不管你是聽的人,還是說的人,最最最重要的還是在「覺察」,最最最重要的還是在「起心動念」,過與不及都是一種失衡。
討厭聽到
討厭聽到很多人都直覺認為,會討厭正是自己有這樣的狀況,所以潛意識逃避,因此很討厭……
然而故事並非二分法這麼簡單,如果「說」的人是用貢高我慢的態度,你討厭的並非是他說出來的字面意義,你討厭的是他散發的震動頻率。如果他是發自內心很真誠的提醒,你很討厭,那麼「討厭」就是一種防禦機制的啟動,這時,不仿找個時間靜下來,好好檢視自己,也許正是穿越印痕最好的時機喔。
當然啦!這也提醒我們,當我們在「說」的時候,也要有覺知的洞察力,我是真的為對方好說?還是我是為了顯現我學得很多,我希望被更多人看見、崇拜而說?這兩種都是說,給出去的振動頻率就完全不一樣,當你是為了被看見,為了顯現出自己的高,其實都是內在的一種匱乏,能量好的人會遠離你,不會因為你說出來的句子多有智慧,多高深而關注你,此時你的說只是一種知識,不是打從內心衍生的智慧、頓悟,你在說的時候已經是一種「迷失」,釋放出來的振動頻率是低頻,自然不會吸引到震動比你高的人關注,甚至大家會因為你散發出來低頻而紛紛遠離你。
跳脫二元對立,黑、白間還有更多的灰。
事情沒有絕對的對、錯,沒有誰好誰壞,重點是看事情的角度。
語言也沒有的好、壞,只有服務、不服務與你的能量,只要遇到不服務於你的能量你自然會想遠離,這很正常,若遇到語重心長,敞開心提點你得更要感恩,若因自己的防禦機制,而錯過了這些提點,下次要在遇到適合的時機已經不知道是是何年馬月。
觸動與迷失
聽、說,都有可能是觸動,也可能是迷失。過度的著迷時時用放大鏡檢視自己、他人都是一種迷失。極力逃避、討厭也是一種防禦機制啟動的迷失,嚴重的甚至會轉身攻擊他人。
能量的震動很微妙,跟語言一點關係都沒有,最後的最後會回到說時的能量震動,頻率高低,一切的一切跟語言文字都沒有關係。
某甲說得到歡呼、認同,同樣的話到了某乙就會變得很討厭也有可能,與說什麼無關,最後的最後會回到說時的出發心,說時的頻率震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