決策(雙值)分析
心智圖真正的精神來自「心」。很多人在做決策分析時,做完還是不知道該如何抉擇,主要的原因來自過度的左腦、分析,而…
心智圖法緣起於1974年,由英國東尼.博贊(Tony Buzan)所提出,開啟了左右腦整合的心智大革命。
心智圖法是一種思維模式,透過圖像的思考模式活用左右腦,大大提升人類的創造力與整合能力。
國際間有許多知名企業導入心智圖法,其中2001年美國康.愛德森(Con Edison)公司,在911時,運用心智圖的輸出(思考法)特點,快速規劃、整合、執行,在很短的時間重建曼哈頓,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。
波音飛機公司也將心智圖法導入教育訓練,將原本費時一年才能上完成的教育整合訓練,在透過心智圖法的資訊整合(學習法)後,只須短短數周就有效地完成訓練計畫,節省的經費達美金一仟一百萬,約台幣三億三千萬。
心智圖MindMap,在大陸稱為「思維導圖」,這個翻譯就大腦學習上來說翻譯得非常好,也很到位,但少了「心」,心智圖就少了很多精神。心智圖發展初期,是從心理學而來,許多的架構、方法,都建築在心理學、心靈之上,把「心」帶上,心智圖所發展出來的強大溝通力具有無上價值,尤其對深入潛意識,挖掘冰山下的未知,解碼幼兒的創傷、陰影,找出社會新鮮人的職業性向都超實用。
心:從心出發,以心為本,化無為有。
智:智能技巧,邏輯結構,確實執行。
圖:圖像思考,心智合一,全面啟動。
心智圖不單單只是一張圖,是一種從「心」出發的智慧方法,安撫好自己的心靈,啟動智能技巧,建構邏輯思維,讓心舒服,讓腦為心服務,建構出自己適合自己有力量的心靈圖像,全面啟動幸福新生活。
很多人以為,只要中間有一個主題,向外擴張,就像八爪章魚的圖就是心智圖,這是一個很大的迷失,心智圖最主要的2大關鍵:
1.關鍵字
如果你看到的心智圖,上面寫的是句子(自修上很多這樣的案例),這並不是心智圖,只是看起來像心智圖的圖,心智圖上的文字必須是關鍵字,這與大腦讀取資訊有關……若沒導正,一開始你仍覺得很好用,久了會覺得卡卡的,怪怪的,根本很難用,最後就放棄,甚至覺得外傳的心智圖很好用是騙人的,商人的過度宣傳,其實……是你沒有得到正確方法。
2.分類再分類的BOIs技巧
BOIs技巧,可以說是心智圖法的技巧上最難被掌握的關鍵,就讀書考試的文章筆記,可以說是破壞再重建的過程,更是現在108課綱強調的閱讀理解,沒有真的理解就無法做到「重建」。
社會人士應用在工作上,BOIs更是一個關鍵技巧,這個技巧只要掌握了,有如大腦在瞬間CPU高度提升10倍的效能,快速整合問題,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法,提升工作效率有如八爪章魚,同時擁有八隻手,十顆腦袋,創意源源不絕,一人抵好幾人用。
大腦輸出的創意企劃、執行、問題解決……這些由大腦想法整合產出的過程,我們稱為心智圖思考法。
大大提升企業人士的工作效率與補強思考決策的縝密度,是目前中高階主管不可或缺的思考方式與整合工具。
心智圖的文章筆記,對某些人來說很簡單,對部分人來說很難。
即便是成人,看了說明文,若無法消化成自己的語言,即便做了心智圖還是無法理解、記憶。就算勉強做出了心智圖,很容易形成看似心智圖的行列式,這樣的狀況,就算做了心智圖與沒做是一樣的,更不用說還不清楚「關鍵字」與「分類」的妙用,要把心智圖做到位就難上加難,這就是為什麼有部分人不理解心智圖,不覺得心智圖對讀書考試有所幫助,主要原因在於無法理解心智圖真正的思維模式與妙用!
心智圖的文章筆記重點在於閱讀後的理解,理解後再輸出,恰巧與108課綱重視的閱讀理解有異曲同工之妙!
Tony在大二的時候,課業壓力逐漸重,他發現自己的腦袋開始打結,越是努力成績越是讓人失望,於是開始找各種與大腦運用相關的書籍,很遺憾地所有的書談的大腦都是醫學上的治療,並沒有任何一本談如何「使用」。
於是Tony開始研究心理學、認知心理學、腦神經生理學、語言學、記憶技巧、創意思考……最後提出了心智圖法,一開始廣泛應用在「學習障礙」者、「低能兒」、「發展遲緩」、「閱讀障礙」,又或者是少年犯、行為偏差者……在在都與心理學相關。也因此心智圖法的每一個規則也都與心理學相關。
Tony研究初期,曾經輔導一位被喻為全校智商最低的女生「芭芭拉」,經過一個月的心智圖法訓練後,芭芭拉的學習力突飛猛進,智商標高達160,最後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大學畢業。
心智圖法是一種符合心理學,大腦喜歡的學習方式,許多有學習、閱讀障礙的人,改變學習方式後,都能有效提升,也因此,心智圖法才會有讀書考試的利器,學生必殺技法的美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