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緣起
禮納里是88風災時原鄉受損嚴重,村民遷村來到這裡,有台灣普羅旺斯之稱,由瑪家鄉瑪家村、三地門大社村、霧台鄉好茶村三大部落組成。
2017年第一次上到禮納里,才知道是夥伴江老師的半個故鄉,好喜歡這個地方,跟她提議有機會到這裡來服務,就這樣有了因緣。
對於喜歡辦活動的我來說,有這麼好的資源,當然要好好應用,我們一起寫下許多精彩。
一開始的出發心很簡單,自己喜歡玩,想要帶著姪子姪女一起來玩,就這樣開始了第一次,接下來第二次2019年寒假,由於長榮百合學校有活動,沒有老師能幫我們帶課程,這對於喜歡設計課程的我當然不是問題,只希望學校能把那麼好的場地借給我們,其餘的活動我們可以自己創造出來,原本3天的活動,許多家長擔憂山上冷,建議改成2天,於是緊急更動成2天,經費非常吃緊,再次凹了外甥女、上海回來的同事義務來當義工,又寫下了另一頁歷史。
導入心理劇、內在小孩,聽聽孩子們腦海中的異想世界。
營火之夜、遊戲王、心理劇、名偵探,都是學生喜歡的單元。
讓我震驚的是最小的是大班升小一,這是我之前不敢接觸的,若不是博登團隊,我不敢接這樣的任務,不得不說博登真是專業,所有學生都是博登學員+畢業學員所組成。
心理劇
一直很重視「心」,這一次把心理劇融入,劇情由學生自己編寫,自己演,從他們演出的過程中,家長們驚訝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揭露,日後不用多費唇舌,都自知要做好榜樣。
對孩子來說,扮演父母的角色,從不同角度看父母、自己,是一種釋放,也是一種同理……就這樣,學生愛玩,老師、志工也愛玩。
營隊深深與原民文化結合,不管是手作DIY、圖騰、射箭、圓舞之夜、編織,甚至我們的教具「立體拼圖」,全部都是特製,所有圖案都是跟禮納禮相關。
江老師的表姊就住禮納里,在那邊有濃厚的資源,江老師的眾家人們太給力了,很多學生都已經連續玩3梯了,每一次都有很大的突破。
不僅邀來江老師表妹的婆婆教學生做頭飾,還請來專業的樂團帶領學生玩,那一夜大家玩得很盡興,很難忘,勇士、公主們表現都超好,不忘相約下一次。
2018年夏天
辦了第一次的活動,那次的活動有一半的課程是由長榮百合國小安排,另一半是我們自己安排,學生非常的喜歡,離別時哭成一片,我真的有被震驚到。
2019初
我們再度回到禮納里,所有的活動都是我們自己帶領。冬天,少了夏天的酷熱,待在操場的時間多很多,許多學生第一次知道原來橡皮筋可以這樣玩!
2019夏天
第三次,許多遊戲都是進階再進階,不僅要邏輯推理,更要明察秋毫,每一個活動的刺激度更勝前兩次,就連營火晚會,也實際體驗原民舞蹈,歡樂中有感性。
2020夏天
我們走往台東,與太平洋相遇,走訪秘境在海洋中打滾,浪花打上來的感覺,好冰涼。
那三天台灣的天氣很不穩定,常常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,就打亂所有行程,活動雖然變動再變動,一樣非常精采,唯一缺憾,沒有足夠的人手可以做成影片。
2021夏天
學生紛紛開始懷念禮納里…期待、再期待…
新冠疫情不斷延燒,5月初再一次場勘,回來後一個禮拜,疫情蔓延,學校停課,三級警戒一延再延,預定8月再一次回到禮納里,目前還不知道是否能成行。
若疫情尚未平息,今年的暑假先好好休息,爾後我們再一起相約,重回禮納里,撿拾我們最美好的回憶。
心智圖好幫手
初次辦活動時,跑了幾次的禮納里,為了更完善整個活動,心智圖自然不可少。尤其現在手機APP很方便,在辦公室先跑過流程,確認時看著手機上的心智圖,隨時補充,是辦活動最好的幫手。
心智圖之於我而言,就像呼吸一樣自然,無時無刻都會用上。
習慣後,不畫圖,腦海中也自然出現,才說心智圖法是一種思維的方式。
活動收斂
由於我跟夥伴江老師都十分熱愛心智圖,學生有至少1/3上過心智圖,即便沒有上過的學員也不會陌生,我們習慣讓心智圖發生在生活每個當下,自然而然導入。
活動中,有腦力激盪、團隊精神、DIY……透過心智圖把一天的活動總結,一邊回想,一邊淬鍊心得感受,都是很棒的工具。










